零点时刻 20

  CIA反恐中心的代理负责人莫里森冲过狭窄的走廊,奔进了会议室。25个人已经集合就绪。他一只手里的文件夹里有一小叠打印纸,另一只手里抓着一杯冰的黑咖啡——跑的时候溅了一点到地上。
  他进了会议室,才突然发现里面的气氛异常紧张。莫里森边小声说不好意思自己动作太慢,边把咖啡杯放到反着光的桃木桌上,然后一脸不安地朝周围看了看。
  莫里森长得又瘦又小,鼻子上架着一副厚重的黑边眼镜,面如菜色。所有人都知道来这里的原因,他干脆开门见山说道:“,我手上有完整的转录带。”
  他把一沓打印文件递给中心主任——一个体型像运动员,精瘦、厉害的50多岁的男人,名叫霍依特(耶路大学61届毕业生)。他自己拿了一张把剩下的传了下去。莫里森等着材料绕着桌子传到每个人的手里。
  大家迅速有了反应,都颇为叹服:低沉的惊叹声、时不时的低语,接着就是一阵沉闷的无语。莫里森等着大家读完手里的东西,突然觉得胃里一阵反酸水。
  反恐中心——这个机构一直是CIA的秘密部门之一,直到最近才被公开——成立于1986年,主要负责处理政府因无能为力而倍感尴尬的日益恶化的国际恐怖主义事务。
  中心的理念很简单:美国政府内部有将近20个反恐机构——从FBI到国务院,再从五角大楼到保密局——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情报需要有一个集中整理的中心机构,这样有利于反恐战争的合作。
  可惜CIA多年以来一直很反对这个想法,因为它和安全局的宗旨正好抵触:比起和恐怖分子搅和在一起,这里的侦察员倒宁愿负责来自苏联的威胁。
  而且CIA的高层也不大想和情报机构的其他兄弟部门“分羹”。如果建立了这样一个中心,那么就得让搜集者——搜集情报的人——和分析师混在一起做事。但是这是不可能的。CIA的分析师和情报员之间一向有一堵城墙,说是可以防止情报受损。人们总相信那些穿着工人服的人除了做好分内的间谍工作之外就没什么能耐了,或者说至少没什么计划或者自己的见地。政治见地是那些坐在电脑面前的技术员才有的。
  但是情报中心主任对这种想法觉得无所谓。他要求各个部门挑选精英分子,组成一个跨部门情报“融解”中心——NSA情报科出十八九个人,FBI、INR(国务院情报组)、DIA还有其他情报部门都要出人——并且都是全职上岗。不过,虽然他们是在CIA总部做事,但是薪水却还是雷打不动地从原机构领取。
  直到1994年春天,中心里面的大概25个成员还是挤在CIA总部大楼六层拥挤的工作格间里做事。后来,他们总算搬到了旁边一幢大楼里宽敞舒适也更现代的办公场地。但是新的地方也说不上很跟进时代或者令人眼前一亮,在CIA总部待过的人都不会说这种地方能跟进时代。
  无论世界哪个角落,只要发生什么跟恐怖主义有关的事件,相关信息就会立刻出现在中心的电脑终端上。反恐中心装配了安全通信设施以及和NSA以及其他情报机构的连线,专门负责保证局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比如分享情报(当然会小心地保护来源和获得渠道)或者调解因政府普遍存在的官僚主义而导致的意见和分歧。
  就因为这个中心属于CIA理事会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负责人都是临时任命的官员,代理负责人则总是从情报理事会调来的分析师。现在的中心负责人霍依特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他因为平庸无能搞得自己也对工作失去了兴趣,整天无事晃荡等着退休。
  代理负责人莫里森就不一样了,他现在实际上管理着中心,并熟练掌握着手下的六个部门。和CIA其他部门结构不太一样的是,中心的组织结构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有负责所谓的“目标分析”的芯片组(对CIA和其他部门搜集的信息做一个评估)、报告组、技术攻击组、评估信息组,还有一个临时组等等。
  每天都有各种名目繁杂的会议,从每月一次的警报预告会,到每两个月一次的跨机构情报委员会例会,再到一周三次早上8点45分开的晨会。但是最后的那个晨会后来改到早上7点半,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所有人员才能凑齐。
  虽然事情还没有到火烧眉毛的地步,但是也差不多该做了。
  这天早上,莫里森4点半就被中心的一个夜猫子吵醒了,为此这个人得到了电信局和计算机服务部NSA代理主任的嘉奖,毕竟陆军战术信号情报截获的情报绝对不可小视。等莫里森到办公室的时候,被截取电话的完整录音带文稿已经从NSA保密传真过来并放到桌上了。
  国家安全局
  美利坚合众国
  机密影印文件
  文件名:TCS-1747-322
  D/OTCS,DD/OTCS,D/DIRNSA
  通信情报截取片断解码。录音文稿完整版。
  声音一:……福斯特先生/(菲斯特?)已经接受交易任务了。
  声音二:是吗?漂亮。什么时候(空白)纽约当局呢?(空白)
  声音二:(空白)目标出现了?
  声音一:爱尔金(空白)……袭击银行包括(空白)
  声音二:哦,是吧。嗯,他是,他对这个是很认真。
  声音一:他雇了个职业的。
  声音二:这还用说。我看过这个家伙的档案。可能是最有智慧的(三秒钟停顿)……嗯,在活着的人当中是——
  声音一:蠢人才不想活呢——
  声音二:知道。不过我担心——如果这个人真是个独来独往的家伙,我的意思是,那他,他不是很好控制吧。
  声音一:只要能把事情干成就行。
  声音二:但不知道怎么干的?
  声音一:有人会照顾他的。
  声音二:好吧。就这么说定了。不过我们,我们就这么联系着?整垮华尔街——对了,你看见过世贸大楼和俄克拉荷马城的事情吧。他们找不到凶手誓不罢手。如果我们还联系的话——
  声音一:不会的。老板知道他在做什么。
  机密影印文件
  “好啦,”霍依特清了清嗓子准备总结陈词,“也许真有事,也许也真没事。”
  “你看的是同一份文件吗?”坐在他桌子对面位置上的一位女士惊讶地问道。现年34岁的欧康娜,小个子,棕色头发,脾气不是很好,声音出奇地低沉。她是国务院情报研究部的联络员。
  霍依特一听这话,浓白的眉毛立刻挑了起来:“别太夸张了,伙计们,”他警告道,“我们手里的东西不过是两个家伙在那儿拐弯抹角地说话——”
  “霍依特——”他的话没说完又被另一个40出头的帅气黑人打断了,后者穿着蓝色的西服戴着角边眼镜。威克,中心和FBI的联络员,过去七个月里曾被选派去负责兰勒案件。“没人能否认他们在说一个恐怖分子——‘可能是活着的当中最有智慧的’——有人,假定就是他们口中的‘老板’,雇佣了这个人。但是他们担心这个人不那么‘好控制’,这就是说他正在做他们的代理人,这也是他被雇佣的原因。”
  “威克,”霍依特耐心地解释道,“如果你真的熟悉NSA的东西,你就应该知道这些电话片断常常不过是耸人听闻而已,看在老天的份上!以前有个MIT的大一学生从维也纳给他在伦敦的好友打了个电话。就因为他有一句‘昨晚我被整毁了’里面出现了‘核潜艇’(译者注:原文为Igotnukedlastnight,nuke一词有“核潜艇”之意)一词——其实他只是啤酒喝高了——结果就错误地引发了警报,搞得我们所有人被半夜从床上扯了起来。”
  莫里森作为代理负责人,对这个上司只有说不出的失望,不禁在想他是真觉得这个电话片断没什么啊,还是在回避自己的责任。这个上司答应过莫里森会议只开一个小时,比平时提早一刻钟结束。可是显然霍依特只是在给自己擦屁股。他是真的觉得这个对话没什么,还是在故作姿态?
  “啊,霍依特,”莫里森小声说,“我觉得应该再仔细研究一下。录音里面说到了一个‘目标’,而且明确说是曼哈顿银行。他们说要把事情干得干净利落不留后患,还很在意是不是要保持联系。并且他们还说到‘整垮华尔街’——”
  “那到底指什么?”问的人是DIA联络员韦恩?卡特。
  “实话说,我不知道这是个比喻还是什么。”莫里森实话实说,“但是他们把这个计划和世贸大楼以及俄克拉荷马州案件相提并论。”
  “我们知道这两个案子是谁做的吗?”欧康娜问鲍勃——NSA联络员。
  “不,不知道。”哈朋回答说,“这次捕获信号的密码图式之所以引起破译员这么大的兴趣——是因为他们以前从来没见过。”
  “哦,至少里面出现了一个名字,”CIA操作部的加维斯说,“就是那个恐怖分子的名字,对吧?福斯特?真是个他妈的好名字。”
  “是个代号,”莫里森接过话说,“但是不在我们数据库里记录的化名和代号里面。”
  “上帝!”有人厌恶地骂了一声。
  “德国人,”威克说,“也许可以查一下斯塔西档案局。”自从柏林墙被推倒以后,民主德国秘密情报部门斯塔西就被联邦德国情报局收归己有了——联邦情报部,简称BND。在这里可以找到有关民主德国扶持的恐怖分子的相关情报。
  这时欧康娜问了一个大家都想问的问题:“那谁是活着的当中最厉害的恐怖分子?”
  “豺狼卡罗斯。”一个CIA的分析员说。
  “不是吧,他也就是最失魂落魄的吧。”有人嘲笑地哼了一声。卡罗斯是个有传奇色彩的恐怖分子——真名为里奇?拉米滋?桑谢——曾经参与70年代最耸人听闻的恐怖活动,但实际上,除了这个恐怖之名,他不过是个沉迷于酒精和女人的懒散家伙。现在他的体型严重超重,整日像个困兽一样窝在大马士革惶惶不可终日。1994年8月,法国安全局终于在苏丹把他给逮着了,然后送进了巴黎拉圣监狱的地下牢房。
  “现在的问题是,”CIA操作部的加维斯开口说,“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谁才是真正最厉害的恐怖分子。”
  “是个问题。”莫里森不动声色地说,“‘我们所知的最厉害的恐怖分子’。真正有本事的——真正狡猾,真正独断专横的——我们可能真的没有这个人的档案。但是,怎么定义‘恐怖分子’呢?谁才是恐怖分子呢?IRA炸弹制造专家?阿布家族——阿布尼达,阿布阿巴斯,阿布依布拉痕?
  “很明显应该是一个人,男性。”欧康娜说,“一个愿意受雇的人。说不定局里哪个电脑天才可以从DESIST里搞出一张恐怖分子的名单列表。”DESIST是CIA用来记录所有恐怖事件的一个非常繁琐的电脑程序。
  “你们又犯着急的毛病了。”霍依特说,“你们就准备浪费这么高昂的代价只为了查一个——鬼魅。我们还不知道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
  一阵很长的沉默之后,FBI的威克终于打破了僵局:“但是我们总得冒险看看它是不是错的吧。”
  “恐怕我和威克的意见一致。”莫里森对老板说,“我们得先把这件事当成真的来查查看。”
  霍依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如果——如果——我们要做,我希望这件事只限于这个房间的人知道。我可不想白宫的人插手,更不愿意NSC(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找我麻烦。”说完他摇了摇头,“一旦白宫插手了,事情就他妈的不好办了。所以一切低调进行。”
  “那么,”莫里森说,“出了NSA,只有这间会议室的人知道这件事情。”
  “很好。”霍依特说,“就这么办吧。至于电话片断的内容——还有这个电话片断本身——不准拿出这个房间。CACTIS不能,我是说绝对不能,拿到这个。”
  CACTIS全称为自动反恐情报系统共同体,是一个安全通信网络,具体来说就是连接NSA、CIA、国务院、DIA以及共同体内其他机构的一个高端电子邮件文书系统。1994年4月这个系统取代了以前名为“反射板”的老系统。这么一来,CACTIS和CIA内部数据库之间就有了一个“气隙”,保证了后者最隐秘的情报文件不会收到外来攻击。
  霍依特继续说:“我现在还是不觉得这事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地方。如果我也觉得了,那我会很乐意建立一个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此事。但是在那之前,我可没准备在上面下大力气。”说着他把手抱在一起,丢下一句命令:“不准有进一步的行动。”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接手恐怖科的?”NSA的鲍勃尖酸地质问道。
  “你应该很明白我的意思,鲍勃。”霍依特回答说,“我可不想每隔五分钟就接到NSC某个连冰棒签上的AK-47都不知道是什么的蠢货的电话。我的意思是不准成立小组,不准向各自部门报告。什么都不准。不准有书面记录。一切都不准,听清楚啦?”他说完后站了起来,“别把一个鼹鼠窝当成了一座大山,懂吗?”
  
  【注】
  豆豆网VIP作品,所有作品均已完结。将不定期进行免费连载(部分情节刪除)。
  需完整完结请点这里咨询客服>>>


立讯精密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

豆豆小说:www.ddshu.net ;  02:www.ddd888.net ;  03:www.ddkanshu.com,请大家收藏备用
Stock Analysis - 豆豆言情 - 豆豆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股票分析 - 股票入门
CopyRight © 2022 本作品由豆豆小说阅读网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