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混口饭(下) 第126章

  听到“无礼”两个字,郭菀央的眉头微微一跳。
  朱允炆……毕竟很在乎“无礼”这件事啊。
  当下微微苦笑,说道:“殿下,万幸。那人本来是想对女臣无礼。”
  朱允炆的手劲蓦然加大,说道:“怎么……到底是什么人?”
  郭菀央垂下眉头,似乎有珠泪闪过,说道:“请殿下不要问了,这事情并没有发生,女臣安然无恙。”
  朱允炆抓住郭菀央的手,狠狠的抓着,厉声说道:“你竟然……连这样的大事都不愿意告诉孤?”
  郭菀央是真的吃痛,眼泪都要出来了。当下抬起眼睛,看着朱允炆,说道:“殿下,这样的事情,请您就不要问了罢!即便我说了,手上也没有证据,您又能怎样?”
  朱允炆松了手,神色有几分颓然。
  郭菀央微微叹息了一声。这就是朱允炆……做什么事情都缺乏勇气又没有主见的朱允炆……只有那天在太孙妃跟前救自己那一次,算是最勇敢了罢?
  自己是亏欠了他……可是这样的太孙,在朱棣面前,真的是没有还手的余地啊。
  当下揉了揉手腕,轻声说道:“我只是与那贼人说了一句:你这样做,虽然讨好了太孙妃,却是与太孙结下了死仇……那人就定住了。之后我才有了反败为胜的机会。”
  朱允炆的脸色有几分铁青,又有几分颓然。郭菀央轻声告退,只留朱允炆一个人,咬着嘴唇,瘫坐在椅子里。
  这一回,朱允炆却是派了两个小太监来护送郭菀央。
  这事情就到此为止。
  郭菀央将手绢洗干净了,派人送到郭家给郭玥。
  很快就到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外面一片紧张,宫中却不知岁月长。就在这一天,一件足以载入华夏史册的事情发生了。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就是一个考生,在他的策论文章里,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叫做“流通经济”。内容其实并不复杂,就是说,现今民间铜钱储量严重不足,朝廷不得不用发行纸币来代替。然而纸币却得不到民间的承认,往往成了一张废纸,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之奈何?
  这篇策论提出了一个新的论断,那就是并非国家的铜钱储备不足,而是汉族百姓都过惯了勤俭的日子,养成了储备货币的习惯。大量的铜钱都存储在民间发霉却不拿出来流通,就造成了市场上货币紧张。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民间将钱拿出来流通,而不是一味的去发行新的货币。
  那么,怎样让民间将货币拿出来流通呢?
  这篇策论里还指出了现在的一个现象,那就是钱会的盛行。钱会的出现为一部分急需用钱的百姓解决了继续解决的问题,却也留下了无穷的后患。文中列举了许多实例,可见作者是下了功夫去调查的。
  作者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堵不如疏。即便严刑峻法取缔地下钱会,急需用钱的百姓还是会想办法,借高利贷的事情还会发生,钱会这地下生意,还是会火热的发展起来。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疏导,用立法让钱会合法化,通过立法的方式强行规定低息借贷,让借者有利可图同时也少了风险;同时减轻了贷者的负担,让他们换的起债务。
  将钱会合法化变成钱庄,通过存储得利息的方式让钱庄得到更多的流动资金;通过借钱还利息的方式让钱庄有利可图。钱存储在家中无利可图并且要冒着钱丢失的风险,存进钱庄却有一定的利息可拿,何乐而不为?
  有了钱庄的周转,百姓口袋里藏着的铜钱就拿出来了,民间的铜钱不足的问题,也能得到缓解。
  自然,那篇策论里写的,比我现在陈述的,要稍稍详细一些。
  那篇策论的主人,估计是忙着写这篇文章,将四书五经八股的所有题目都空了……三天时间,就交上了一篇策论。炒股日记www.ddgp.net
  可是,虽然几乎是交了白卷,主考官却不敢轻忽了这个交白卷的书生。
  如郭菀央所料,文章很快就送到了朱元璋的案头。虽然说这文章不一定实用,但是却给大明朝的官员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朱元璋是一个小农民,他的思想古老而简单,他一直试图用最固定的模式来解决这个社会出现的任何问题,而且希望这个模式能天长地久的实行下去。但是这些也不代表朱元璋的思想的古板的一成不变不能接受新思想的。至少,他比历代任何君王都更热切的希望能将国家给治理好。
  于是朱元璋就叫来了写文章的人……一个自己曾经寄予厚望的神童。与郭玥长谈五个时辰之后,他将皇太孙叫进了自己的书房。
  具体过程郭菀央不知道,但是郭菀央也为郭玥捏了一把汗。
  两天之后,皇帝再度将郭玥叫进皇宫。一个时辰之后,朱允炆给郭菀央带来了消息。郭玥成了本科最年轻的进士,也是开科举数百年以来最年轻的进士。而且皇帝已经给郭玥任命,那就是去扬州担任钱会提举司同提举官,从六品。相对于一个才考中进士的十二岁孩子来说,这简直就是不能想象了。更让人不能想象的是,所谓的钱会提举司现在还处在草创阶段,而正提举则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功臣之后,名叫李景隆。
  这个时候,甚至连新科进士榜单还未曾公布。而郭玥却已经踏上了征程。
  听闻了这个消息,郭菀央心中掠过一丝不安。朱允炆笑着安慰她:“皇上也知道玥哥儿年轻,恐怕压不住人,所以特意派隆哥儿一道前去。你只放心,隆哥儿是懂事的人,孤也特意给他交代过了。凡事两人商量着办,如果实在压不住,可以调动军队,直接镇压,你放心,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再说了,这事情都是他首先倡议,做事非得他去不可。扬州是最近的一个地方了,他年纪虽然小了一点,可是思虑周密,也是一个大人了。现在先历练历练,将来孤还要重用呢。”
  这些都是在郭菀央的预料之中。开办钱庄的事儿,虽然说是以商人为主导,但是官府的督责引导却是重中之重。万一处理不当,那就容易引发暴乱。所以皇帝也知道京师乃是钱会最猖獗的地区,却也不敢拿京师给郭玥做试验。
  想要找一个钱会猖獗的地区,又要让郭玥所做的一切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那扬州地区就成了皇帝的最好选择。
  虽然说如愿以偿,但是上司是李景隆,却让郭菀央有些紧张。这个上司,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如何。
  郭菀央微微叹息,说道:“十二岁就成了从六品,虽然是副职,却也是极大的压力了……这孩子,我本来是想要他多读几年书的。早知道这样,就不叫他参加这次科考了。”
  对着朱允炆的安慰,到底有几分惭愧。
  郭菀央向来是脸皮极厚的人,但是对着这样的朱允炆……却不由一而再再而三起了想要转投的心思。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想法。郭菀央知道朱允炆是失败者,作为穿越者,盲目的支持失败者是一种很不明智的选择。



立讯精密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

Stock Analysis - 股票分析
CopyRight © 2022 本作品由豆豆小说阅读网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