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大亨本·拉登 侦查恐怖网---02

  就在同一天,又从巴基斯坦传来消息,巴基斯坦外交部和另一位政府官员证实,制造东非250多人丧生的美国使馆爆炸案的嫌疑犯已经在巴基斯坦被逮捕。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说,8月7日晚些时候,巴基斯坦情报部门在卡拉奇机场逮捕了一名刚刚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飞抵巴基斯坦的男子。这名男子持有也门护照,上面所描述的相貌与真人相差很远。护照上形容其“满脸胡须,体形健硕”,但护照的持有者却是面庞刮得干干净净的瘦小男子。
  经审问,这名男子名叫穆罕默德·萨迪克·欧登,现年31岁。他最终承认自己协助设计制造了炸毁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的汽车炸弹。欧登供认说,他是一个由7人组成的伊斯兰激进团体的成员。其他参与这两起爆炸案的人都已经秘密飞抵巴基斯坦并安全越过边境潜入阿富汗,他本人原计划也是逃往阿富汗,他们原计划在那里与本·拉登会合。
  他还供认说,这次的美国使馆爆炸案经过了多年的策划,仅他本人就在肯尼亚潜伏了3年,他们的活动经费由本·拉登供给。
  在非洲两起大爆炸案发生之前,他们接到严厉的密令:互相协助,尽快从肯尼亚撤离,到卡拉奇静候消息。他还承认,他曾在菲律宾和约旦多次执行本·拉登的指令。
  目前,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情报人员正密切注视着本·拉登的行踪。有情报称,8月7日爆炸案发生后,本·拉登在阿富汗的恐怖组织隐藏在深山老林里的训练营地立即疏散一空。对此,美国反恐怖专家卡茨曼称,目前认定本·拉登是此次美国驻东非两国使馆爆炸案的真凶仍为时过早,因为本·拉登本人迄今没有发表声明对这一案件负责;同时也不符合他的“将美国人驱逐出伊斯兰土地”的宗旨,因为爆炸并不是发生在的伊斯兰国家。加之还没有关于本·拉登是此次爆炸案件的真凶的直接证据,因此无法对其采取任何行动。
  另一方面,美国方面却紧锣密鼓。8月17日及此后的几天内,美国驻巴基斯坦外交人员家属和非紧急外交人员约70人,以及在巴的美国公民约6700人奉命紧急撤离巴基斯坦,设在伊斯兰堡、卡拉奇和拉合尔的3个“美国中心”都已经关闭。
  显而易见,美国人此番大举撤离巴基斯坦,意味着美国是在为对本·拉登动武作准备。
  因为,美国对本·拉登下手后,在巴基斯坦的美国机构和美国公民无疑将成为本·拉登及其同伙采取报复行动的最近目标。巴基斯坦国内形势骤然紧张。8月18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要求阿富汗塔利班当局引渡本·拉登,并以此作为对其承认的条件。塔利班最高领导人乌马尔曾拒绝过有关本·拉登卷入美国使馆爆炸案的指控,他要美国拿出证据来。阿富汗和苏丹境内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和炸弹的爆炸声。美国总统克林顿发布命令,美国空军和海军舰队向阿富汗和苏丹的两个涉嫌与恐怖主义活动有关联的目标发射了70余枚导弹,空袭引起了大火,并有人员伤亡。克林顿声言,此次行动是对制造美国使馆爆炸案的恐怖活动的回击。
  在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爆炸现场,数百名美国特工人员仍在加紧搜寻调查;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两国共拘留了19人,其中有的已被释放,但仍扣押着7人。
  调查工作进展十分缓慢,因为几乎所有可能提供可靠消息的目击证人都已在爆炸中丧生。调查人员唯一能确定的就是,那些靠近大使馆的证人在五层高的乌富迪大厦倾蹋后被埋在钢筋水泥之下。
  在内罗毕,调查人员知道的仅仅是爆炸发生在大使馆的后门。一位大使馆高级官员告诉记者,爆炸中被炸毁的卡车首先开进了大使馆的大门。在那里,大使馆的肯尼亚门卫要求它从大使馆的后门进去。载有炸弹的卡车在通过了通向大使馆地下车库的一道人工管理的大门后,离大使馆的围墙只有几米远。接着,爆炸就发生了。据大使馆官员说,至少一名肯尼亚门卫被恐怖分子投掷的手榴弹炸死。另有证人说在爆炸后听到了枪声。
  但关于爆炸的描述相互矛盾。有的目击者说,在爆炸前听到了如闷雷般的小爆炸声;而另有人说,在爆炸前听到了枪声。
  炸弹的威力将大使馆的窗户炸出十个街区之外。一些炸弹专家说,炸弹的威力相当于500多磅的TNT。由于良好的防弹设施,大使馆的建筑受到的损害远比附近的建筑小。这个建筑曾经是以色列的大使馆,当时是一家以色列公司根据严格的安全标准建造的。
  调查人员希望能从炸弹炸出缺口的大小和形状:卡车的类型和现场留下的化学品痕迹中推断出炸弹的类型,这个推断是找出制造、运送和引爆炸弹的人的第一步。
  调查很快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工们在瓦砾中找到了那两辆爆炸用车的部分残骸,找到了引爆雷管,发现了炸弹所用的硝酸胺和燃油物质,警方在内罗毕爆炸现场发现硝酸铵和汽油的痕迹。这是化学肥料的基本成分,也是自制炸药的基本成分。
  据分析,在1995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城大爆炸案中,凶手使用的炸弹就是用类似原料制成的。当时,这枚由硝酸铵和汽油制成的炸弹炸死了168名俄克拉荷马城市民。
  据全美广播公司和有线电视新闻网现场记者报道,导致内罗毕美国大使馆爆炸的炸弹显然是自制的,但联邦调查局未就炸弹性质发表任何评论。
  据联邦调查局调查专案组介绍,最重要的是首先确定炸弹的性质。以色列安全分析家解释了确定炸弹性质的重要性:如果炸弹是由易于取得的材料做成,如肥料,那么说明炸弹是在当地组装的。如果发现更为复杂的材料如RDX或Semex,那么这次行动则有更严密的组织。因为,这种塑胶炸药不易获得,只有那些财力雄厚、有组织的恐怖分子才能搞到手。
  RDX是一种标准的炸药成分,常被政府和私人工厂用于制造炸药。Semex是一种塑料炸药。这种炸药在80年代臭名昭著,它是当时国际恐怖主义分子最喜欢使用的一种炸药。如果发现这次爆炸也使用了这两种材料的话,说明这次行动牵涉到一个国家,或至少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国际团体。
  炸弹的破坏性要求大量的自制炸药。然而,具有同样破坏性的标准炸药也可能从邻国如苏丹、埃塞俄比亚或索马里走私入境。
  有线电视新闻网引用联邦调查局官员托马斯·皮卡得的话说,调查还将持续4周,他们将搜集证据,与证人谈话并拍下所有可能的线索。200多名美国特工人员已到达爆炸现场协助调查,其中包括联邦调查局特工、试验室检查员、技术人员、摄影师和翻译。
  从两个使馆爆炸现场收集的证据被运回美国,由联邦调查局的化验室进行验证。
  当内罗毕的调查工作已集中于救援工作上时,坦桑尼亚的爆炸现场为调查人员提洪了一些直接的证据。一架安装在大使馆屋顶上的摄像机似乎完好无损,并且正好对准爆炸发生地附近的保安室。
  美国官员指出,安全摄像机摄下的内容通常不会保存下来,而只是用于实地观测,但也有可能摄像机没有在爆炸中受损而录下了爆炸的全过程。
  有关人员开始时认为,达累斯萨拉姆的炸弹是藏在大使馆的一辆运水货车上的。这辆货车每天从一口属于大使馆的井里打水并把饮用净水提供给大使馆工作人员。大使馆的人员几乎都认识货车的司机,所以他每次进入大使馆院内都不需要接受很多盘问。
  在爆炸发生前,这辆每天为大使馆工作人员运送净水的货车正等候在大使馆门前,准备进入院内。
  然而,有人猜测大门口的本地保安对卡车有些怀疑,在爆炸时保安正在盘问卡车司机,卡车位于爆炸范围内,卡车的残余部分说明它当时正在等待进入大使馆。调查人员关心的是炸弹是怎样安装在卡车上的。
  但后来的调查表明,炸弹只把货车后部炸出一个3米长的缺口,货车剩余的部分则与大使馆的围墙相撞,这说明炸弹并非是安放在货车上的。如果炸弹是藏在货车上的话,货车的底架受到的损坏应该远比现在的严重。
  然而到目前为止,调查人员并没有发现第二辆可以携带炸弹的车辆,也没有任何目击证人在爆炸当时看到别的车辆停靠在大使馆附近。
  货车驾驶员的尸体在爆炸现场被发现。同时,运水货车驾驶员的副手罗甘提在爆炸中失踪,他已为大使馆工作了13年。美国情报官员称,到目前为止找不到关于他的任何线索。据《纽约时报》报道,有大使馆工作人员称,在爆炸前看到他在大使馆院内。大使馆官员认为他在爆炸中身亡,但断然否认他是一个间谍。
  肯尼亚外交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显然,一辆载有炸弹的卡车进入了美国大使馆地下停车库的前部。他说:“很可能罪犯想进入车库但未能得逞。至于罪犯是企图自杀或是有别的动机,就不得而知了。”尽管大使馆的停车场由闭路摄像机监控,但调查人员并不清楚摄像机是否被炸毁。
  美国情报部门还接触了一名目击者。这个目击者名叫阿夫拉姆·赛格利,是内罗毕一家运输公司的服务监理。
  8月7日上午10时许,赛格利在司机纳古尔古开的一辆公共大巴上跟车,像平时一样检查公交服务。当大巴驶近内罗毕市区连接海尔塞拉西大街与奥呼鲁高速公路的椭圆形转盘时(美国大使馆就在转盘附近),他发现前面有3辆汽车,其中有一辆黄色的小型客货两用车突然高速急转弯,调头逆行,朝大巴开来,随后拐向美国大使馆的所在地。
  几分钟后,他们听到了不太大的爆炸声。没过一会儿,就发生了大爆炸。飞落的重物和冲击波把大巴毁了,受伤的赛格利被摔出大巴的车门,幸免于难。
  赛格利回忆说:“那辆像内罗毕常见的运送面包的小黄车的驾驶室里坐着两个人,第一次爆炸之后,开车的那个人拿着手枪向美国使馆的上层开枪射击。因为那个人面部用围巾遮掩着,我没看清枪手的长相,但我清楚地看到那人手臂的肤色较浅,不像当地的非洲人。”
  赛格利说:“当时,这辆车停在美国使馆围墙边上的两个垃圾箱之间,由于两次爆炸的间隔时间短暂,可以断定这两个人逃不出爆炸圈,这辆小黄车用的是外国机构的牌照。”

  【注】
  豆豆网VIP作品,所有作品均已完结。将不定期进行免费连载(部分情节刪除)。
  需完整完结请点这里咨询客服>>>


立讯精密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

豆豆小说:www.ddshu.net ;  02:www.ddd888.net ;  03:www.ddkanshu.com,请大家收藏备用
Stock Analysis - 豆豆言情 - 豆豆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股票分析 - 股票入门
CopyRight © 2022 本作品由豆豆小说阅读网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