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慢慢杀死你 2

  「注意,她们又开始诋譭男性了。」
  幸亏这时老陈回来,手上还拿着施本然的签名照片,「真人比银幕上所见还英俊,对,我们刚才说到哪里?」
  「施本然并不如表面那般可爱,他专门喜欢有点烂挞挞的艳女,绯闻甚多。」
  男同事大声说:「我们也喜欢。」
  老陈咳嗽一声,「说到哪里?」
  自报馆出来,礼子回娘家,朱宅是都会罕见的两层独立屋,庭院深深,礼子嫌太静。
  秀丽的朱太太,出来笑说:「你倒来了,我等礼禾呢。」
  「礼禾有话说?」
  「她建议我去电脑班,我去过一次,那里地杂人多,空气浑浊,停车困难,学生大多是少男少女,我学不到任何东西,越听越糊涂。」
  礼子温和地说:「你没有兴趣。」
  「对了,我完全不能集中。」
  「可怜的妈妈。」礼子搂住母亲。
  「是代沟吧,我只觉头晕眼花。」
  「我找人到家里敎你。」
  「算了,我还是学国画好了。」
  朱先生走出来听见揶揄道:「你母亲是工笔仕女,怎与电脑荧幕打交道。」
  往日礼子打个哈哈算数,今日,她认真起来:「你凭什麽取笑她,你还不是叫秘书代传电邮,你时时扬言说格林斯潘与李嘉诚肯定都不谙电脑科技。」
  朱先生尴尬,「这是中小学生的玩意儿。」
  礼子还想说话,被她母亲按住。
  朱先生瞪了她们母女一眼,「我有事出去。」
  礼子直问:「去什麽地方?我们从小到大听见你一声出去,有时两天三夜不回,可是秘书又找得到你。」
  「礼子。」母亲出声阻止。
  「李翁处有个牌局。」他头也不回的离去。
  朱太太责备:「礼子你怎麽了?」
  礼子甩掉母亲的手,坐下喝杯冰咖啡,气缓缓消了,「今夏热得早。」她说。
  朱太太说:「你爸是老式男人,赚钱养家,当然有点淫威。」
  礼子说:「多少女子担起半爿天,对里对外都和颜悦色,男人就非得拍台拍櫈,耀武扬威,英前首相戴卓尔夫人说过:『讲政治,找男人,办妥政治,要找女人』。」
  朱太太练得一身刀枪不入好涵养功夫,「是吗,说得真好。」
  礼子借家中舒适书房开始写稿,她母亲一下子端来龙井茶,隔一回又是绿豆糕,唉,不到一小时礼子自觉胖了一圈。
  朱母仍然怪心痛,「那麽多行业,偏偏做这种绞脑汁工作。」
  不一会,朱礼禾医生又来了,在偏厅与母亲激烈辩论。
  礼子放下笔,走出发牢骚:「大作家刚动笔,缪斯便被你们吵走,干什麽大声呼喝?」
  礼禾生气,「母亲懒惰。」
  「只有大人嫌小孩疲懒。」
  礼子劝:「不要提高声音,家人不可吵闹。」
  礼禾说,「我把同样课程介绍给一位陈太太,人家不知读得多滋味,下课还不愿走。」
  朱母生气,「你们老将我比别人。」
  礼子代姐姐道歉:「快向妈妈低头,别伤和气。」
  朱太太忽然沉下面孔,「你为我好,我知道,可是你还年轻,你不知就里,你以为我努力去读一个博士课程你父亲会得耽家中?亏你还是心理医生,他嫌我人老珠黄,他又不嫌我没有学问。」
  礼禾答:「母亲,我只是想你生活中有点调剂。」
  她们红了双眼。
  礼子笑,「是呀,你看我多易满足,我这名大作家生性俭朴可爱,那是不用讲。」
  这时有电话找朱太太,她走开了。
  礼子责姐姐:「人各有志,你怎麽了?」
  「母亲耽於逸乐。」她痛心疾首。
  「她已经一生一世了。」
  「胡说,她只不过是人到中年。」
  朱太太这时进来,「华厦珠宝进了一颗五卡拉粉红钻石,我去看一看即返。」
  礼禾与礼子一起按着母亲,「倘若你有这笔余钱,请捐给奥比斯飞行眼科医院。」
  朱太太抚摸女儿面颊,「什麽叫做不肖女?即不像母亲的女儿,那是你们俩。」
  她施施然离去。
  这下子连礼子都顿足,「妈妈返老还童。」
  「她从小到大都如此无聊。」
  礼子叹气,「难怪一些老式男人会看不起女性,事实上那一代女性也太不争气;不愿劳动,专喜逸乐,一生一世带着女仆过活,不务正业。」
  「一个人叫人看死了,也就真的死了。」
  「她不生气,也不赌气,逛半日街搓一夜台湾牌,一天又顺利过去。」
  两姐妹徒呼荷荷。
  半响礼子问:「那陈太太喜欢学习?」
  「她生性聪颖,由女儿陪着;不到半堂课已经上手。」
  「那多好,丰富生活,又有个寄托。」
  她俩结伴到附近小馆子吃云吞面。
  姐姐问妹妹:「找到男朋友没有?」
  妹妹摇头,「有国际新闻记者某,相当投契,他随大队追着总理出发到北美访问,已一个多月没见面,你呢?」
  「有一个检控官,但我不知道他背景,又不想查他。」
  「怎样在数月间从陌生人发展到亲密伴侣?」
  「我不知道,问一问罗密欧与茱丽叶,他们一夜之间决定抛弃父母私奔。」
  「现代人渐渐理智,又见到众多失败例子,十分踌躇。」
  礼子称赞:“这碗云吞面是极品。”
  礼禾附和:“我特别欣赏面汤上几片韭黄。”
  这时邻座发出龃龉声:“你不会教他,他自然不及格。”一个中年男子弹眼碌睛地教训妻子:“我付不起补习费,你们母子自己想清楚,再不用功,只好做苦力。”
  礼禾厌恶地看着那壮年人。
  礼子轻轻说:“不要生事。”
  “教训老婆孩子,何必到公众地方吵闹。”
  “嘘。”
  邻桌男子大声说:“愚妇生愚子,我受够了。”
  有熟人劝他:“慢慢教啦,别动气。”
  那母子一声不响,食不下咽。
  壮男更加神气,“白养了你们,早知喂狗。”
  礼禾霍一声站起来,礼子连忙付账,拉着姐姐离去。
  “我还没吃那碟子油菜。”
  “我看你想吃那人耳光。”
  “你看看,不过吃人家一口青菜淡饭,便沦落得猪狗不如,人真要自己争气。”
  “也许他只是在气头上。”
  “我生气,我斩死你,可以吗?”礼禾悻悻然。
  “哪家不吵架,也许将来贤伉俪吵得更厉害。”
  “真叫人纳罕,他们也曾经相爱过吗?”
  “当然,大医生,当他们年轻力壮,精力无限,天真地憧憬战胜出身,可是十多年转瞬过去,发觉生活艰苦辛劳,荆棘处处才渐渐绝望,爱念消失,怨怼顿生。”
  礼禾说:“你看得十分彻底。”
  礼子答:“所以看淡男女关系。”
  刘丽嫦一案,明日判决,你应当来听听于启韶大律师结案陈词,她的理据清晰易明,可是涵义丰富,感人肺腑,不可多得。“
  “你怎么看?”
  “我希望看到刘女士无罪释放。”
  “姐,这不大可能吧。”
  “在心理学上,这叫被虐妻症候,多年受苦,她已失去理智,觉得他们母子生命随时有危险,故自卫杀人。”
  礼子沉默,“姐,你应放长假休息,我俩去巴西雨林,我还没去过南美。”
  “我不想逃避工作。”
  “你太紧张,遇事迎头撞上 ,两败俱伤,不如留前后门。”
  “明天法院见。”
  后天就要交稿了。
  第二天一早,朱礼子准时抵达三号法庭,只见刘丽嫦坐着低头不语,神情平和,她父母抱着幼儿在后座垂泪,各路记者都十分留意这宗案件。
  控方律师指摘刘丽嫦死个冷血的杀人凶手:放弃离婚、投诉、出走等途径,她选择了杀人。
  于启韶律师这时轻轻站起来。
  她皮肤白皙,容貌秀丽,乌黑长发梳在脑后,声音清晰:“刘丽嫦受虐多年,已丧失意志力,她只想救助幼儿生命,事发后没有逃跑,她报警认罪,她因自卫不得不下此策……”
  礼子迅速用手提电脑笔记。
  “各位看过她受伤记录,一次,她被人飞掷到墙上,撞碎肩骨,又有一次,被重物击头,视网膜脱落,至今右眼视力尚未恢复,她三条肋骨曾经折断,头发遭到扯脱,刘丽嫦是一只活沙包。”
  法庭中有人饮泣。
  “各位,杀人有罪,自卫无罪,当事人与她的孩子生命十分危险,不设法自卫,她今日不会站在这里。”
  那两岁孩子忽然嚎啕大哭,被请出法庭,但陪审员已耸然动容。
  “幼儿伤势更加惊人,在所有罪行之中,伤及儿童,最为卑贱下流,最无可恕。”
  礼禾与礼子交换眼色,知道于律师占了优势。
  陈词完毕,法官宣布陪审员退庭商议。
  礼子觉得她脚步有点浮。
  她赶回报馆写稿子最后一段。
  一待宣审,稿件即可刊出。
  她把稿件交给编辑老陈。
  陈大同读后说:“礼子你擅用简单语言描述复杂故事,井井有条,读者容易理解,而且,浅易句子并不影响你传达深切感情,你的文字十分感动读者。”
  “谢谢你老陈。”
  “可是这篇文字悲哀得叫人心酸!一对夫妻关系怎会搞到这种地步,太沉重了,幸亏有其他轻松专题中和。”
  礼子沉默。
  惠明走近,“副刊需庄谐并重。”
  宝珍问:“你猜当事人有罪抑或无罪?”
  礼子抬头,“你说呢,你是陪审员会怎么做?”
  “所以我最怕有日选中我。”
  这时秘书近来说:“礼子电话,法庭打来。”
  大家连忙走近听消息,驻法庭记者在电话理说:“陪审员只商议了两个半小时,便宣判刘丽嫦无罪,当庭释放,与孩子团聚。”
  大家都松一口气。
  “法官例外地吩咐刘丽嫦按时到心理医生处诊治。”
  礼子连忙去写报告得结尾。
  陈大同说:“把故事放到网页,叫读者投票:有罪抑或无罪。”
  礼子不出声,她疲倦地回到自己的小公寓,半晌才发觉水温太熨,皮肤发红,她累极而睡。
  梦见一个穿校服的大男孩,走近他,叫她:“朱小姐,你还记得我吗,我叫刘伟明,现在我随母姓了。”
  礼子愕然问:“我不认识你,你母亲是我朋友吗?”
  “朱小姐,我是那个孩子呀,你忘记了,刘丽嫦的儿子。”
  礼子退后一步,强作镇定,“啊,你这么大了。”
  “他们说你最清楚这件事,恳请你详尽告诉我,我父母之间的恩怨。”
  “你母亲呢,她还好吗?”
  “她只说,早知这么多人同情她,早知这么容易脱身,她应该早些动手。”
  礼子大惊,“什么?”
  “那天晚上,她醉酒回家,倒地不起,她当时并无生命危险,但是,她已计划良久——”
  “胡说。”
  礼子喝止。
  “你怎知道无此可能?”年轻人瞪着朱礼子,“你与陪审员滥用同情心。”
  礼子惨叫惊醒,滚下床撞到头。
  电话铃不住响,是礼禾声音,“我找了你一夜。”
  “我知道裁判后果后一早睡了,由你负责替刘丽嫦诊治?”礼子一边揉着疼痛额头。
  “我们是否过分同情事主?”
  “我给你一个地址,你去看过,再决定未迟。”
  “那是什么地方?”
  “灵恩妇女庇护所,对,下个专题写什么?”
  “我将申请连写半年,每周一次,彻底讨论家暴问题,并且要叫读者战栗。”
  “我赞成,总不能天天请读者吃冰淇淋。”
  “我想让年轻女子知道,即使他勉强你改变发型,也是一种不良控制,小心!如果他连这些小事都觉不满,请另觅女友,不要塑造洋娃娃。”
  电话挂断,她更衣往灵恩庇护所。
  在接待处朱礼子询问:“你们可接受捐款?”
  接待员答:“求之不得,我们都是义工,经费全靠政府少许津贴以及热心人士资助。”
  礼子放下一张支票,“可以参观一下吗?”
  “请跟我来,不要打搅这里的妇孺,有问题你可以直接问我。”
  “她们都因家暴暂时留在这里?”
  “是,我们帮她们处理生活,替她们找工作负责托儿,这里一共七个床位,我们希望可以做到二十个床位。”
  礼子问:“这座小小洋房亦由人捐助?”
  “由灵恩教会资助。”
  礼子看到年轻憔悴的年轻妇女在进行各种家务活动。
  “为什么不到亲友家去?”礼子脱口问。
  接待员微笑,“朱小姐,去到某种地步,你会发觉,一个人其实不是拥有那么多亲戚朋友,大多数人会劝她们忍耐,况且,伴侣是她们当初自己挑选,咎由自取,不大得人同情。”
  礼子吁出一口气。
  一个少妇正在帮孩子洗澡,她右眼有一只大大像熊猫那样的黑眼圈,显然是捱打结果,可是这样吃苦,仍不妨碍她继续生养。
  她低头服侍孩子,一声不响。
  礼子低声问:“有劝她们回家吗?”
  那负责人吓一跳,低声说:“我们太明白情况不会轻易改善,即使男方寻到此地,求妻子回家,我们也不会赞成,通常是道歉、再犯、道歉、又犯,直至发生惨剧。”
  礼子心里发寒。
  就在这时,门外有人大声扰攘,那人责骂:“你们挑拨我妻子离家出走,该当何罪,你们鼓励夫妻分手?孩子们怎么办?”
  尽管有人阻拦,他还是冲了进来。
  那人凶神恶煞,一脸胡子渣,握着拳头,看到少妇与孩子,大声叫:“咏诗,跟我回去。”
  少妇把孩子紧紧抱住,躲到礼子身后。
  那男子要伸手来推开礼子,礼子大怒,“喂,你手指碰到我寒毛 ,我都不会放过你!”
  那男子退后一步,“咏诗,跟我回去,我错了,我保证以后不会再犯,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这时有一个孔武有力的年轻人冲楼上奔下,沉声对大汉说:“请你即时离去,否则召警。”
  那大汉声嘶力竭地喊叫:“咏诗,我错了——”
  但是他已经被赶了出去。
  礼子诧异,他竟如此戏剧化,没想到殴妻之徒也有这么号的演技。
  大汉被轰走,庇护所又静下来。
  叫咏诗的少妇仍然紧紧抱着孩子不放。
  年轻人伸出手,“王志诚,义务儿科医生,我每周来服务一次。”
  “失敬,我是光明日报记者朱礼子。”
  “刚才你很勇敢。”
  礼子说:“我的心突突跳。”
  “我们已司空见惯。”
  那年轻人粗眉大眼,十分俊朗,礼子对他有亲切感。
  “这么多不幸的女子。”她喃喃说。
  王医生不予置评,他采取宣明会慈善态度:不批判,不发表意见,只是尽力援助有需要人士。
  他说:“我送你出去,怕那男人还在门口等。”
  王医生用车载礼子回报馆。
  在车上谈了几句,原来他已经三十多小时没有休息,却仍然神清气朗,十分难得。
  礼子在报馆处理了一些工作,回家教母亲用电脑做笔记。
  她说:“看,多方便,一段段写好,可以随意编排安插更改,谁还用打字机。”
  母亲啧啧称奇,但是,仍然没有兴趣。
  礼子不想勉强母亲,礼禾却刚相反。
  礼禾轻轻对妹妹说:“那位陈太太已到警署做工作,她帮警方寻找儿童色情网络客户,协助将他们绳之于法。”
  “那多好,陈太进步迅速。”
  “可不是,陈同学告诉我,她父亲现在比较尊重配偶,因为她有收入有工作,而且,有一班穿军装的同事,他甚至开始关心妻子安危。”
  “这是奇迹,”礼子说:“她可打算原谅他?”
  “她没有记仇。”
  朱太太诧异问:“在说谁?”
  这时,礼子手提电话响起,“明白,我马上来。”
  朱太太追在后边,“你到什么地方去?”
  礼子立刻叫车子赶往万宜商场停车场,刚才新闻组同事同她说:“礼子,家暴血案,与你的报告有关,速来万宜商场。”
  她跳下车,奔过去,只见警方已经赶到,用黄色带子围住现场,他们正在该处搭起帐篷,遮住线索,一面引起公众不安。
  同事宝珍与礼子会合,她脸色惨白,显然是看到了残忍场面。
  “什么事?”礼子一手拉住宝珍。
  宝珍用手一指,“看到白色的六座位没有,一个年轻女子与两个小女儿购物出来,刚上车就被她伺伏在一旁的丈夫拖下车,当着年幼子女用枪击毙,他接着吞枪自杀。”
  礼子震惊,“为什么?”
  “他俩已经分居,她获得孩子抚养权,他威胁要她性命。”
  “警方呢,她没有求助?”
  “礼子,她丈夫正是警察署督察郁勇,这件案与你家暴报告有关。”
  “两个小女孩在哪里?”
  “一个三岁,另一个五岁,已被带往社署。”
  礼子用手搓揉面孔,“天呵,为什么。”
  “叫你头皮发麻可是,”宝珍深深叹息,“我也一直问为什么,这里每个人都不好过,他是他们同事。”
  宝珍让礼子看她拍摄到的图像,她到得早,连孩子们惊恐得样貌都记录下来。
  她俩沉默地回到报馆,两人合作,把一段新闻写出,还没有腹稿,警方代表已出来发言:“这无疑是一宗惨剧,警方已在处理之中,这是一宗独立个案,与公众安全无关。”
  宝珍叹息,“我有资料:女方多次求助,可是不得要领,都只是叫她忍耐。”
  “是他的同事不想他难堪?”
  宝珍说:“我会详细调查。”
  这时编辑陈大同出来说:“两人合写得天衣无缝,你们仿佛开了窍,我有得救了。”
  礼子一颗心重得像铅,“请勿刊登血腥照片。”
  宝珍答:“我会选择比较温和得图像。”
  “这件事没有任何温和成分。”
  她回到家里,把案件勇专题角度写出来,礼子看看他们一家四口笑容满面的合照,不禁黯然,他们似乎也曾经开心过。
  傍晚,她再到万宜商场停车处,发觉黄带子及帐篷已经拆除,水门汀地面经过清洗,但路人指指点点,有人在案发附近放下花束。
  礼子深深叹息。
  她听到有人问:“孩子们怎么办,为什么叫他们身带烙印活下去?”
  说得真好,烙印:永不磨灭的印记。
  “会交给外祖母照顾吧。”
  “祖莲投诉多次,她生活在极度恐慌之中,可是,大家都没想到郁督察会下此策。”
  他们这时看到有陌生面孔,放下烛杯鲜花离去。
  礼子只得踟蹰回家。
  电视新闻整晚都是郁氏惨案报告。
  礼禾找她:“你在写该段新闻?”
  “是,我正想请教你关于凶手的心态。”
  “凶手认为妻儿属他拥有,并非独立个体,他有权把他们带走。”
  礼子悲哀:“他是懦夫。”
  “但懦夫往往最懂得伤害身边的人,不少成年人一遇生活欠顺便虐打孩子。”
  “偏偏这段新闻,会像所有新闻一样,不出十天八天,便遭公众遗忘。”
  “礼子,我将为那两个小女孩做心理评估。”
  “姐,我可否在场?”
  “恐怕不能,我亦不可透露访问内容,当然也不方便给你观看录影。”
  一连串好几个不字叫礼子沮丧。
  “礼子,工作是工作,不要太过投入。”
  礼子说声明白,忽然之间她疲倦到极点,倒在沙发上,呵欠连连,沉沉睡去。
  不到一刻,她蓦然发觉自己有伴,不由惊问:“是谁,谁在我屋里?”眼前渐渐光亮,礼子看到一个容貌娟秀的陌生少妇坐在她面前,用右手掩着一边面孔。
  礼子不禁问:“你怎么了,你不舒服?”
  她的右脸显然受伤,有血液自指缝流出。
  她轻轻说:“照顾我的女儿。”
  礼子问:“你是谁?”
  她拉开少妇的手,看到她右额上一个乌溜溜弹孔,因为近距离中枪,附近皮肤有黑色火药炙伤痕迹。
  但是,出乎意料,礼子并没有特别惊恐,她问少妇:“我怎样才可以帮你?”
  少妇刚想说话,忽然有人推开房门进来,那是一个小小圆面孔女孩,只得两三岁模样,一声不响,爬到少妇膝上,伏在那里动也不动啜吃手指。
  礼子问:“这是你的女儿吗?”
  少妇点点头,“请你照顾她。”
  礼子趋向前,问幼儿:“会说话吗,你叫什么名字?”
  幼儿把脸伏在母亲怀中,一言不发,也不抬头。
  少妇轻轻叹气。
  这时轰隆一声,礼子惊醒,原来邻座一早开始装修工程,不停的凿墙锯木刺耳声传来。
  礼子梳洗,回到报馆撰稿。
  她把凶手与受害人的照片取出重看,不,不是她梦中那个少妇。
  宝珍过来说:“这么早,可见你也没睡好。”
  “听说双方父母都愿意抚养孙儿。”
  “是,双方都订在今日下午招待记者,肯定各执一词。”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话要对陌生人诉说?”
  “我也不知道,”宝珍说:“可是你的家暴专题忽然炙手可烫(热?)成为光明日报最触目文字,网上读者纷纷发表意见,一日点击达万多次。”
  礼子不知道是悲是喜。
  “娱乐版同事原先以为销路靠他们打拼,这几日对我们改观。”
  老陈吩咐:“今日下午,你,礼子与宝珍,走两档。”
  宝珍应一声,问礼子:“你家里可和睦?”
  礼子微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我们家忙糊口,不知大有别的。”
  礼子说:“你也长大了。”
  “而且兄弟姐妹十分友爱,从不吵嘴。”
  有电话找宝珍,她去了一下,回来时脸上充满意外神色,她说:“记者会取消了。”
  同事昆荣说:“礼子,当事人周太太指明要见你。”
  礼子错愕,“我,为什么?”
  老陈走出来,“因为你了解家庭暴力事件,我转运了,通常是我手下记者为着追新闻满街跑,现在新闻找上门,来人呀,太一箱香槟来庆祝。”
  宝珍悻悻,“礼子,你若不与我一起,我们从此陌路。”
  昆荣说:“宝珍,下次吧,下次加油努力。”
  礼子问:“这么说来,光明日报可独家报道?”
  老陈说:“正是,大家准备,把会议室收拾一下,招待贵宾,还有,不可泄露消息,免得行家蜂涌而至,礼子与宝珍合作,拍摄时莫惊动孩子。”
  宝珍脸色稍霁。
  礼子却紧张,问什么好?她偷偷回到办公室,用电话找到礼禾,向她求教。
  礼禾也呆住,“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到报馆来?外公与外婆想说什么?”
  “请你赐教呀。”
  “尽量教他们松弛,点燃熏衣草蜡烛,准备一壶龙井茶,还有,巧克力饼干招待孩子。”
  “谁有这种好心情。”
  “你听不听忠告?”
  礼子答:“我叫人去办,我该问什么问题?”
  “问孩子你看见什么,听见什么,之前可有迹象,事后如何应付。”
  “多么残忍,我不知道是否做得到。”
  “这是你梦寐以求的机会——”
  忽然昆荣过来大声说:“他们一家决定半小时后出现。”
  礼子连忙丢下电话作准备。
  小小会议室忽然像一间会客室,宝珍装置拍摄器具。
  他们来了。
  这一对外祖父外祖母年纪并不大,才五十出头,难怪要向记者诉苦,他们脸色愁苦铁青,明显影响幼儿,她们各用毛巾遮着头脸,礼子听见她们低声饮泣。
  随他们一起的还有一名陆律师。
  大家坐好,外婆一手拥一个孩子不放。
  时间宝贵,机会难得,但是,礼子却不知说什么才好。
  宝珍焦急地推她一下,礼子清一清喉咙,
  陆律师为她们介绍。
  “周氏夫妇十分勇敢,他们坚决争取外孙抚养权。”
  孩子头上毛巾被轻轻掀起,她们却把面孔埋在大人怀中。
  这种情形何等熟悉,礼子人急智生,用颜色笔在手指尖画上小小面谱,“你好,我叫礼子,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看了一眼,不出声。
  “那天,你们看到什么,听见什么,可以说一说吗?”
  外婆周太太鼓励她:“说给礼子听,礼子会明白。”
  礼子背脊淌满冷汗,这叫汗颜。
  那个约五岁大的大女儿轻轻说:“我们在外婆家住,那天,妈妈带我们到店里买泳衣,出来时,我们上车,爸爸忽然出现,他抓住妈妈头发,把她拖下车。”
  她哭泣。
  礼子觉得再问下去太过残忍,沉默无言。

  【注】
  豆豆网VIP作品,所有作品均已完结。将不定期进行免费连载(部分情节刪除)。
  需完整完结请点这里咨询客服>>>


立讯精密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

豆豆小说:www.ddshu.net ;  02:www.ddd888.net ;  03:www.ddkanshu.com,请大家收藏备用
Stock Analysis - 豆豆言情 - 豆豆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股票分析 - 股票入门
CopyRight © 2022 本作品由豆豆小说阅读网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