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陷阱 2 用付给一个瑞士人的钱,可以雇用三个印度人

  银行业和保险业中刚刚发生的事情,却早已席卷了一个所谓的未来型行业部门,这就是计算机软件生产部门。到1996年秋,在德国各大学中学习信息学的青年达3万人以上。由此可以预见,在即将学成的计算机专家中,相当大一部分人在劳动市场上恐怕很难找到有保证的就业机会。他们的本领可能很快就失去价值,这一结局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的程序编制者们早在几年前就已经领悟了的。早在十年以前,这类部门的龙头企业如惠普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或IBM公司,就从印度以较低薪金招募新的专业人员。有时,它们包下整架飞机运送所需要的救急人员。它们把这种省钱的办法称之为“购买大脑”。本地的软件专家起初起而反抗这种削价竞争,政府曾给以支持。政府允诺只在例外情况下才给印度计算机专业人员办理必需的留境签证。
  然而,美国的软件工程人员由此并未得到多大好处。许多公司干脆把它们的数据储存工作的重要部门迁往印度。新德里当局在十个专设区内几乎免费提供了全部必要的基础设施,从装有空调设备的宽敞工作室直到卫星通讯设备,一应俱全。不几年的工夫,在印度高原的中心班加罗尔,就耸立起一座人口达百万的“电子技’。西门子公司、康柏公司、得克萨斯仪表公司、东芝公司、微软公司和洛图斯公司,也就是说计算机行业的所有全球性大商号都在此设有分支机构或在当地的印度下属机构中拥有研制工作订单。今天,次大陆的计算机软件工业总共雇用了来自马德拉斯、新德里和孟买的12万大学毕业生。他们使这些企业在1995年实现了总计达12亿美元的销售额,占其劳务出口额的三分之二。不过,由于班加罗尔的繁荣使公路交通成倍发展,造成了难以容忍的空气污染,并且也由于大众的持久的贫困打击了人们的情绪,这座城市又重新衰落。各软件研制单位纷纷告退,新近又选中了旁那。
  自从靠由印度输送人才到加利福尼亚而实现毫无危险的起飞以来,已经过去十年了,这期间,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相关部门的发源地的情况已不同往昔。在德国,自1991年以来,单是三家计算机巨子IBM公司、获吉塔尔设备公司和西门子一尼科斯德夫公司就削减了一万多个工作岗位,虽然这不仅仅是由于在班加罗尔设立了分支机构,但后者不失为其原因之一。许多企业为了加工内容庞大的数据库,同样也利用我们这颗行星的另一端的人才资源。瑞士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和汉莎航空公司的相当大一部分生意,委托它们在印度的下属公司办理。德意志银行指望靠自己在班加罗尔的分支机构来建立和扩建自己的数据处理网。现在,印度人还为不来梅港开展集装箱运输研究开发数理逻辑方案,或者为汉堡对付内部竞争编制控制程序。协助建立企业本身的远程电信网。向印度扩张的动机总是同一的:当地的求职人员是在用荚语授课的各大学中受过优良教育的人才,而雇用他们的费用只相当于他们的北方同行的薪金的一小部分。瑞士航空公司的一位代表议内斯·科鲁梅尔表述过雇用印度电脑操作人员的一则公式:‘月付给一名瑞士人的价格,我们可以雇用三名印度人。”只须改变一下付款的地点,就可以在苏黎世节省120个工作岗位和每年800万瑞士法郎的开支。to
  这还不过仅仅是开头阶段的情况。自1990年以来,又有一百万熟练的信息人才涌入市场,他们来自俄国和东欧各国。单是明斯克的一家公司通过卫星就为德国的IBM公司解决了许多劳动强度很大的维修工作问题。德国的软件公司让里加的人们为自己编制程序,而戴姆勒一奔驰于公司戴本斯公司则把编制程序的工作交给圣彼得堡的人们去完成。戴本斯公司的首脑卡尔一海因茨·阿希格尔说:“这里的供给比在印度还有利。”在西门子公司服务的印度专家勒内·约腾也同意这一说法。在班加罗尔,费用已经变得过高了。人们说:“我们正在考虑早日换到别的地方去。”
  目前,在东方和南方从事劳神费力和简单的数据工作的人员,现在遇到了更加便宜的对手的竞争。这些对手即计算机专业的同行甚至是不可战胜的。例如,技术咨询和网络设计协会的一位专家卡尔·施米茨认为,数据处理行业中的低或劳动也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已经完成的各种软件模式和新的程序语言将使几乎每一种劳动很快就变成多余的。有了新的工具以后,在未来,1名程序编制人员可以完成他的今天的同行100人所完成的工作量。对于在此以前一直作为科学进步前沿阵地上的精英的职业阶层来说,这种前景是有些残酷的。施米茨有理由断言,目前德国软件生产部门中的20万个工作岗位,将来也许只能保留下2000个,不多不少2000个。毕竟,计算机专家们现在还可以指望未来对他们这种人才的需求会有所增长。电话业务会实现全球性集中,建立起高效的通话网,而这种通话网的信息高速路又会促进多媒体服务业务。而各种实用程序的编制又要求招募大量的劳动力。1995年,德国务软件公司对人员的需求又有所扩大。然而与此同时,随着即将来临的在线业务的繁荣,网络空间的无数其他的服务性职业即将消失。档案保管人员、图书馆人员。旅游公司的服务人员、零售店售货员、地区报纸编辑人员、广告报刊的编辑人员统统都变成多余的人。当众多的家庭都装备上微型计算机和数据库电话,并且用户在千里之外连家门都不用迈出,只须几分钟就可以选好要买的东西,那时,一大部分劳动市场就会干脆关门大吉。

  【注】
  豆豆网VIP作品,所有作品均已完结。将不定期进行免费连载(部分情节刪除)。
  需完整完结请点这里咨询客服>>>


立讯精密股票走势和K线图分析预测

豆豆小说:www.ddshu.net ;  02:www.ddd888.net ;  03:www.ddkanshu.com,请大家收藏备用
Stock Analysis - 豆豆言情 - 豆豆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股票分析 - 股票入门
CopyRight © 2022 本作品由豆豆小说阅读网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